找到相关内容28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由存在决定认识,在唯心和唯物交相往来循环的结果,产生了表层意识。由这个表层意识,就有了分别心;有了分别心,就有了喜怒哀乐爱恶欲。喜怒哀乐爱恶欲,一产生,就很麻烦,选择性很大,而且你选择的权很小。譬如说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色业处

    uddhavgama vata),  二、下降风(adhogama vata),  三、腹内肠外风(icchisaya vata),  四、肠内风(kotthasagha vata),  五、于肢体内循环之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473625.html
  • 薪火相传 众缘和合 守正出新——浅谈当代汉文大藏经整理传译之方向

    了中国传统文化“儒、释、道”三家和谐并立的局面。因而,在佛经翻译和佛教发展的过程中,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相互借鉴、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关系中。 3、本土信仰需求为汉文大藏经的传译提出了明确的取向...

    延藏

    |薪火相传|众缘和合|守正出新——浅谈当代汉文大藏经整理传译之方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2773634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二)

    、语言、思维;动物界也没有了活动、没有了繁衍生息;推演开来,不是刹那性就没有古往今来的历史演变;就没有轮回一生又一生的生死流转;就没有宇宙无数次成住坏空的循环往复……所以秉持“刹那不变”是多么有害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1585773822.html
  • 中国宗教雕塑概述(上)

    ,民  生雕敝,人们在哀告无门的时候,只有从信仰宗教上去寻求解脱。佛教的因果循环和生  死轮回之说,道教的神仙方药与禳邪袪祸之术,都成了民众心灵慰藉的良药。因此,佛  道二教除了在上流社会中流传之外,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774001.html
  • 戒律与政治、法律原理之同异

    (统治者则诠释此为「叛乱」事件)。必待此一异动停止,旧体制松动之后,有了再建构的机会,人们才能在新权力结构中获得「休养生息」的机会。于是人类就在这一治一乱的循环中受尽了「与时浮沈」的苦难。 在这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374069.html
  • 永恒生命的探讨

    却是空,不能引起兴趣,  终于迷醉于生有死灭的循环悲剧里。  一切形相的组合,不离「地水火风空识六大」,和科学  分析各种元素为清养元电运动子等是一样的。六大聚合成物  ,分散成气,一切物质的成毁,都...

    巴怡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474093.html
  • 神圣化 OR 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(二)

    循环等一般的与可逆的过程;它与市场经济中发现的那种生产性交换相反,象征交换是非生产性的。它作为一种“混合的游戏”(mixed game),渗透了人与人、人与佛之间的交换关系,构建了佛教信仰者由个人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374248.html
  •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有关地理、路线、及其意义之探讨

    因为使命感,或应乎需要,笔者以为,他之  所以研究唯识学是属于后两者,也证明他有真知灼见。  回顾历史,中国只有儒、道两家在中国历史上循环更替︰大乱后,以黄老休养生息;一旦政权  稳定之后,儒家「经世...证明他有真知灼见。  回顾历史,中国只有儒、道两家在中国历史上循环更替︰大乱后,以黄老休养生息;一旦政权  稳定之后,儒家「经世之学」又派上用场。所以中国的学者,多重综合;不重分析。因之中国  各家,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20674457.html
  • 廖肇亨: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(2)

     83. 同注17,页62-63。  页278  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  —以「中边说」为讨论中心— 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(2002.07)   用这种循环史观式的描述来说明文学现象的...

    廖肇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274728.html